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曾子學說

宇宙觀  
曾子天圓篇的一段話,參嘗聞之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圓曰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內景。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是以陽施而陰化。」內經靈樞邪客篇: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腳』方應........。」

倫理觀
慎終追遠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追遠」是不忘本的意思。對已故的祖先能憶念不忘,則於尚活著的親人更加會盡到孝養照顧的責任。如此會起移風易俗的作用。使全民道德,歸於醇厚。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客家人素重孝道,故對於慎終追遠的喪葬禮俗,做得十分週到,哀戚嚴肅,且二百年來遵守古禮,少有變動。


   誄為古時貴族臨喪賜諡讀誄時之作,《禮記‧郊特牲》:「古者生無爵,死無諡。」,《儀禮‧士冠禮》:「死而諡,今也。古者生無爵,死無諡。」臨喪讀誄定諡,是古時貴族旌揚功德以永記不朽喪葬禮儀之部分。《禮記‧曾子問》:「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唯天子稱天以誄之。諸侯相誄非禮也。」誄之古義,乃有爵位之貴族,臨喪之時,其上屬賜諡以旌揚功德,作誄文頌讀之,以定其諡,且接受「賤不誄貴,幼不誄長」之社會禮俗制約。而此古義之誄,一變於魯莊公,再變於柳妻。 曾子說:「無入而不自得。」

大智若愚
   我們如果能夠善解,他雖有意,我們卻無心去接受,我們的心依然是坦坦蕩蕩,沒有什麼好過不去的了。曾子說:「大智若愚」。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和愚人一樣。當別人罵你時,你卻聽不懂,這個人就是最有福的人了。怕就怕你太聰明了,只要人家問你一句「呷飽沒?」你的分別心一起,一句好意的關心,你都會認為別人是在糟踏你了。慈濟人的文化,第一就是要善解。

「忠恕」之道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準繩,認為人要愛人,人人相愛。也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之道。孔子的學說,千言萬語,只在一個誠字。他說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對此話的解釋是:「夫 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據朱子的注解,盡己曰忠,推己曰恕。即是說,無論對人對己都要誠懇, 盡最大的責任,還要時常設身處地替人家著想。若能這樣,就可以無愧於天地。 而明道就是行仁,對父母為孝,對兄長為悌,對友人為信,對國家為忠,仁可說是「統攝諸德,完成人格」的總稱。孔子一生之唯一目的即在於「仁」之實踐與力行。
   有一次孔子對他的學生曾參說:「吾 道一以慣之。」同學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曾參說:「夫 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孔門學者看來嚴重到與人的生 死有關。

交友觀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為武員言:當勉以身先士卒,捍衛國家。曾子云:「戰陣無勇,非孝也。」

吾及親仕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

教育觀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是說多次反省。這個對自身的缺點加以檢察和糾正的舉措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哲學和文化觀念的進行,像後來宋朝發展起來的理學再到後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等等,都圍繞這個「省」字做過不少的文章和功夫。
   子說:「一日三省吾身。」的確,省思用在德行,德行會精進,省思用在課業,課業會進步,省思用在事業,事業會有成,省思用在職務,職務會蒸蒸日上。一個人每日有了自省並力求改進,缺點自然減少。省思的確是去蕪存菁,解決問題,邁向卓越的至佳方法。


   曾子曾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故染不可不慎。」
家庭是最早的染缸,父母是孩子(入學前)的第一位老師。

儆醒
   在大學裡,曾子所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我們能不謹慎、儆醒嗎?所以在大學第六章,兩次重申「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獨在儒家的傳統裡,不只是消極迴避試探,也是積極的修身養性,誠意正心,為的是「誠於中,形於外。」

  
毅便是弘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章》

   美國洛阜博士曾謂中國文化的真精神,是為以教育為核心的民治。中國歷史上大政治家,莫不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論語載: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子路章)說文云:「三十年為一世 。」言王者撥亂反正,起衰救弊,漸仁摩義,化民成俗;然也要經歷一個世代,即三十年之久,而後王道大行。孔子理想中的政治是德治,便是以德化人,漸民以仁,摩民以義,那是一種培養民族性、正本清源的工作,那是不可以求速效的。孔子這裡所講的仁政,蓋不僅指那些在位的君主,而亦指「是亦為政」的大教育家。「但問耕耘,不問收穫。」埋頭工作,精進不已,到了三十年為一世,而後可收移風易俗之效,一個新的民族終於孕育出來了。孔子對於政治和教育這一種遠程計畫,真可謂「仁以為己任,任重而道遠。」這是今天弘毅之士,有志獻身於我中興建國的大業者,所應有的覺悟和共同的努力。

沒有留言: